我们的附中|2023年广州美术学院校庆附中校友论坛成功举办2023-11-28





70周年校庆倒计时之际,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全力营造浓郁的校庆氛围为学院献礼,同时为了体现附中的办学特色,激发师生和校友知校爱校兴校荣校的热情,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023 10 26 日晚,我校邀请了苏若山、王铬、曹芷宁、陈晓韵、蔡远河等五位优秀校友,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设计大楼国际学术会议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我们的附中》的论坛,就附中时期的学习、生活的心得以及之后个人艺术发展等方面分享经验,意在给在校学生一些启示。论坛由张伟副校长和杨峻老师主持。

 

 

 

 

 

恰同学少年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1995 届校友苏若山

 

苏若山老师曾是附中原设计教研室负责人,组织和参与过附中不少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担任本科专业教学工作。

苏若山老师回忆起在附中时期下乡的日子感慨良多。他认为附中的下乡其实就是田野调查,是未来创作创新的重要基础。当时附中下乡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吃喝拉撒都得自己张罗,但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经历确实很难得,那段艰苦的经历,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生活极限应对能力,未来再遇到类似的困难时,都能从容面对,迎刃而解。

在谈到专业选择时,苏老师觉得附中给了他一扇窗,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艺术世界。苏老师在附中毕业的时候,已经确立了要让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更跨界的、更多元的方向。因此,对于大学里艺术和设计的两个大板块,苏老师都割舍不下,秉持着对艺术和设计的双重热爱,苏老师最后选择了装饰艺术专业。

在回答学生有关提问时,苏老师鼓励同学们坚定自己,相信附中,保持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关注附中培养的每一个过程,不断提高眼界,成就优秀的自己。同时提醒同学们处理好艺术成长与考学的关系。正确看待在学习与创作中客观存在的情绪问题,通过反复思考,寻求各种方法突破自己,完善自己。

 

 

 

 

深入生活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2001 届校友王铬

 

王铬老师任职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主要从事空间整合设计跨界研究。

王老师回忆附中求学期间的下乡经历同样精彩。他回想起带队老师刘健健感叹的一句话:会玩的人比较会学习。当时,他们班上的同学很会玩、很活跃,他们不止爬山还过河,大家还把牛粪当作枕头,充分地深入生活。王铬老师认为,艺术创作很多的灵感和体会都来源于生活。附中的下乡生活非常真实而生动,它刺激学生大脑里面的某些物质,透过这种强烈的刺激感,让学生们能更有激情地进行绘画创作,对日后的专业成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王铬老师在附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想学雕塑,对有体积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经常半夜去雕塑系泥池挖泥,自己做各种小模型。当年,附中安排了很多素质拓展的专业课程,比如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附中提供多种课型给学生体验,鼓励学生在艺术专业里大胆探索和尝试的方式,为王老师后来选择环艺专业也埋下了种子。当年大学到附中招生宣讲,精准选拔人才的模式也很好地坚定了王老师选择环艺专业的想法,注下人生导向。在专业选择上,王老师建议同学们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看清楚自己的兴趣方向和时代的走向,再结合实际情况,最终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

 

 

 

 

步履不停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2001 届校友曹芷宁

 

曹芷宁老师的工作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相对来说偏商业化。曹老师参与过周杰伦的“优乐美”奶茶和《非诚勿扰》的相关设计,近年也开始参与跨界艺术品牌设计,一直游走在时代前沿,步履不停。她喜欢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这一份喜爱可以追溯到在附中的学习生涯。

曹老师十分感激附中开设的下乡课程,随说下乡条件艰苦,但那段席地而坐便开始画画的日子令她至今难忘。还记得去广西龙胜梯田下乡时,住苗寨吊脚楼,上面住人下面养猪养鸡,暗淡的灯光,但那时候的感觉特别棒,特别有深入当地生活的感觉。那种美好纯粹,至今记忆犹新。这也直接影响了后来曹老师成为一名背包客,喜欢去很多地方画画。

关于专业选择,受毕业时大学各分院宣讲的影响,曹老师跟着感觉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新媒介设计专业,在当时属于新专业,学院给了很多资源、很多机会,鼓励学生多做尝试。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帮广告公司免费画剧本。毕业之后,曹老师就开始独立接活了,接触的面就更广了,又带来更多的机会,慢慢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曹老师在回答同学关于情绪与创作问题时提到,要正确理解“眼高手低”的现象。通过阅读不断提高个人艺术眼界,同时要认识到,周期性出现眼高手低,画不出自己满意的画面来,这是正常现象。学生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就会给自己开启了新的提升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2002 届校友陈晓韵

 

陈晓韵老师200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职业原创漫画家,曾参与多部动画及漫画制作,2020 年转型图书项目,出版《墨多多谜境冒险》、《古诗是本故事书》等系列图书。

陈老师的下乡也碰到很多好玩的事。在广东新会下乡时,她遇到个当地一个70多岁的老人家,邀请她去新开的庙里画画,去到现场才知道,要在两根两层楼高的大柱子上画龙!陈老师发挥已有专业能力,花了一天的时间,顺利完成任务。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认亲”一说。

陈晓韵老师附中毕业的时候,选择了广美的国画专业。大学毕业后,去了某漫画机构当主笔,开始写剧本。陈老师认为,当年在附中、大学学到的知识,见到的形象,都可以用到作品里面去,为今后的艺术事业发展起到特别大的帮助。同时,她提醒同学们,在附中学好课程以外,要多延展自己的视野,只要涉猎广了,未来面临的各个方向的机遇和机会就越多。

在回答“如何平衡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漫画中是剧本重要还是画面重要?”问题时,陈晓韵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多画,练就扎实的专业能力,就能很好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先学好学业,再利用课余时间工作。她主张不要将时间花在打游戏、逛街、刷短视频等这些事情上,趁年轻应该多学、多画。至于漫画、动画是剧本还是画面重要,陈老师觉得剧本为先,当然,两样都好才能走得更长远。

 

 

 

 

深耕细作,笃行致远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2005 届校友蔡远河

 

蔡远河老师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绘画学院,主要专业方向为版画。

蔡远河老师觉得附中的下乡改变了他对绘画的认知。下乡生活条件差,却能让学生更加聚焦于当地的文化观察,激发画画热情,用画笔迅速地记录所见所闻所想。附中组织的下乡去了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很多回忆。很多作品都饱含着浓烈的热情,为后来的个人艺术创作提供源动力。

附中的速写作业量大且要求严格,速写训练慢慢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成长。附中的课程丰富,除了素描、色彩、速写课程,还有设计、国画、书法、美术史等课程,还有创作大赛,这些都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蔡远河老师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对各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又通过和前辈老师的进一步交流,最终确定了版画专业。他提到,大学专业的选择并不一定决定了未来的职业道路,通过不断学习知识,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最后会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但是,选对一个喜欢的、适合的专业方向,它会启发你,让未来的路走得更清晰,更快地完善自己。

在回答“如何做到那么高产量、高质量地进行创作?除了勤奋之外还有些什么路径?”的问题时,蔡老师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写照、转化和升华,都是想象力的来源。画画同样存在审美疲劳,需要主动地去寻找激情,寻找有效的心理调节的路径。图像偏好练习,就是通过对自己偏好的图像的大量积累,打开思路,再面对客观世界时,除了客观的摹写之外,能够产生主观表达的意识,以达到风格的突变。

 

本次论坛上,各位嘉宾都分享了各自在附中期间的学习与生活经验,以及附中毕业后的精彩艺术人生。论坛强调了附中下乡深入体验生活、学会正确观察的重要意义,强调了附中专业学习对未来艺术成长的重要性,强调了附中坚守专业基础训练和素质课程的必要性;论坛还进一步启发了同学们对大学专业的认识和选择路径,以及未来艺术创作的方法。整场论坛话题趣味浓郁,贴近附中生活,氛围和谐而欢快,论坛在热烈掌声中结束。

 

 

 

 

 

 

嘉宾介绍:

 

苏若山

 

 

 

1995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99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装饰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04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装饰艺术系,获硕士学位。2002 年至 2021 年,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广州美术学院;2021 年至今,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作品:

 

 

 

《阿小明》 装置 苏若山 2013

 

 

《阿小明》(局部) 装置 苏若山 2013

 

《阿小明》(局部) 装置 苏若山 2013

 

 

 

 

 

王铬

 

 

 

2001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硕士;设计学在读博士。现任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同时担任主持设计师、建筑师、公共艺术家。王铬老师主要从事空间整合设计跨界研究。

 

作品

 

 


 

曹芷宁

 

 

 

2001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现任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秘书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雕塑委会秘书长;摩登氧分艺术时尚跨界平台创办人、摩登艺术公社艺术总监·设计总监、国内知名影视美术指导、艺术跨界策展人、新女力 Power Lips 项目发起人。

 

作品

 


 

 

陈晓韵

 

 

 

笔名棍记,2002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2005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

 

职业原创漫画家,曾参与多部动画及漫画制作,如《Q 版三国》、《泡面超人》、《诡异奇谈》、漫威宇宙系列之中国英雄《三皇斗战士》等,2020 年 转型图书项目,出版《墨多多谜境冒险》、《古诗是本故事书》系列图书等。

 

 

 

作品

 

 


 

蔡远河

 

 

 

2005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2009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3 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综合版画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2021 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获艺术博士学位。现任广州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


 

蔡远河《英雄·筑梦》 180x100cm 套色木刻 2022

 

 

蔡远河《关联形式的秩序-20》套色木刻 60X80cm  2016

 

 

蔡远河《隐秘的知识》 65X95cm 套色木刻 2022-2023

 

 

 

 

撰稿:杨      

海报设计:李丽川

摄影:陈俊豪

编辑:黄冬梅 陈俊豪

核稿:孙平平 杜锦富

审定: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