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杨峻老师 《凡尘风物——杨峻山水画展》回顾2017-01-13

杨峻


2016年12月24日下午15:00,由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主办,比玉堂承办的“凡尘风物——杨峻山水画展”开幕仪式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圆满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郝学仁、黄力生、刘露薇、黄堃源、方楚乔、张弘、安林、丁松坚、万小宁、何俊华、李涛、陈珍珍、张伟、何枫、冯炳文、张东、梁建忠等老师、教授及各界朋友,现场十分热闹。此展不仅是杨峻老师创作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众多艺术同仁的一次交流盛会。 开幕当日吸引了众多观展人潮,给观众带来了多角度的审美体验。

 

以下是郝学仁老师给杨峻老师画展写的前言,后面还有杨峻老师展览当天的精彩花絮,最后是杨峻老师展览的部分作品欣赏。




杨峻是个才华出众的画家,感觉十分敏锐又非常勤奋。他能从身边很平凡,很不起眼的物象中发现美,并用相应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无论是城市阳台、小巷庭院、山野田间、高山大川,乃至异国他乡,他都能表现得可亲可爱。看他的这批小画,如同欣赏一场小型音乐会:既有传统乐曲,也有流行音乐;既有古琴笙箫,也有长笛黑管;既有“高山流水”,也有“月光奏鸣曲”;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他从附中到中国画系,直至中国山水画硕士研究生毕业,十几年的美术学院环境打下了很坚实的专业基础,无疑造就了他的综合素质。毕业后,在美院附中这个朝气勃勃的良师益友群体中,更有助于他的全面成长与成熟。他不是某位老师的弟子,而是自少年宫以来众多老师的学生,更是时代造就的人才!

 

我们这代人的成长与学习环境有它值得自豪之处,造就了许多承上启下的优秀人才,创作了许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但由于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原因,对我国自己的传统继承更侧重于技法层面;对国外的传统则基本遵循一种模式。而当这个国家改姓“修”时,这个模式也被置疑了。对现代艺术思潮,更视为“腐朽、没落、反动”!这样,我们的视野就越来越狭窄,思想的翅膀也被束缚住了......杨峻他们这代人正赶上拨乱反正、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时代,能够自由地汲取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财富。他们的视野开阔了,精神的双翼可以自由飞翔了,这给他们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与广阔的天地!同时他能清醒地认识到,国门一开,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使人眼花缭乱!以丑为美、以怪为美一时成了某些人的时尚。杨峻始终坚持真、善、美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我们从事的事业是美的事业,是美术、不是丑术、也不是魔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对大地的深情,对生命的厚爱,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按某些说法,他还在青年画家之列。在认真而繁忙的教学之余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难能可贵!但蓦然回首,我们的前辈关山月、黎雄才先生在同样的这个年纪已有《新开发的公路》、《武汉防汛图》等名作矗立在新中国的美术史上!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趁着大好时光,借助巨人的肩膀加倍努力向艺术高峰攀登吧!

 

借此,与杨峻共勉!

 

郝鹤君

2016.11 于槐风堂




展览当天









展览作品(部分)


月牙泉


水晶奇境


粒粒皆辛苦


寂夜轻雨


禾风


好年景


故城巷陌


风沙线


清溪夜宴